9月9日,教師節來臨,民國時期學生用的課本在鄭州師範學院現身,有的課本上的文字只有芝麻大小。當日,鄭州師範學院舉行第三十個教師節“清代民國師德師風特藏展”,展出清代、民國時期的各種畢業證、畢業照、課本等珍貴藏品。中新社發 王中舉 攝
  中新網9月12日電 日前,中共中央總書記、國家主席、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到北京師範大學看望教師、學生。習近平說:“我很不希望把我們一些非常經典的古代的詩詞文化、散文都給去掉,……我覺得去中國化是很悲哀的。”對此,美國《僑報》發表社論評論道,科學、有效地吸收經典的養分,才能保持純正的“中國味”,這是一個建立中國人的文化自信的問題,是中國在走向世界的過程中最為需要的。
  文章摘編如下:
  習近平到北京師範大學看望師生,論及傳統文化的幾句話在海內外媒體上廣為傳播。習近平講這話意有所指,因為2010年江蘇中學課本曾刪了《孔雀東南飛》等名篇,今年上海小學一年級課本也遭遇過刪古詩風波。家長和社會人士擔心,減負拿古詩詞開刀的做法,會給師生傳遞“古詩詞不重要”的錯誤信號,令年輕一代與傳統之間的斷裂更加嚴重。
  那場風波有被誤讀之處,雖然舊版本教材中的8首古詩沒出現在一年級課本里,但被重新編排在各學期學習,小學階段對古詩文的接觸量並沒減少。再看北京的教材計劃,一年級《語文》教材中古典詩詞將由目前的6到8篇增加到22篇,整個小學階段不少於100篇;小學古詩文在課本的比例不低於15%。
  由此可見,不管是官方話語還是民間觀念,不管是輿論導向還是教育體系,重視古詩詞教育,重視傳統文化,正成為一種共識。這既是傳統文化自身的魅力所致,也是出於當下社會的現實需要。經歷了傳統文化斷裂之痛的一代人,身處道德滑坡、價值觀混沌的浮躁時代,受困於精神的負重與心靈的迷失,愈發感受到優秀傳統文化對民族、國家、社會、個人的價值。因為曾經的缺失,所以愈加珍惜,希望下一代自小能領略經典之美,唯恐小心呵護的傳統文化恢復過程再被打斷。
  作為詩詞的國度,那個“古典的中國”里有什麼?數以萬計流傳於後世的唐詩宋詞,膾炙人口氣勢磅礴的散文名篇,微言大義字字珠璣的文言文,可以讀出政治家的人生抱負和濟世熱忱、才子佳人的文學造詣與浪漫情懷,可以讀出如何做人、如何為學的基本要義,可以讀出古人精緻的生命體驗、修身養性的契闊境界。
  當後人的感官、內心、思維掠過那些文句,產生了似曾相識的親切感,因為那是華夏之根,是集體無意識的傳承,是民族的基因。這也正是海外華人家庭督促下一代學習漢字、吟誦詩詞的情感動力所在。
  回歸傳統,重新發現傳統,挖掘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,在時下的中國不應僅是政治正確,更應成為民間自覺。但要確保年輕一代心靈對經典的接受深度和認識高度,恰恰需要民間的探索努力:
  一是防止古文經典的淺薄化解讀,警惕國學的功利化、庸俗化傳播,現在大陸社會興起國學研修熱,將經典與成功學雜糅解析,還有一些大眾化電視娛樂節目,將經典消解成心靈雞湯,看不到對經典的尊重與審美,令經典變味,誤導年輕人。
  二是應試教育的慣性下,學校對經典詩詞進行肢解式解讀,重技巧輕體悟,用簡單的對與錯來評判其豐富的內涵,這也與教育體系中缺乏國學功底深厚的師資力量有莫大關係。
  三是除了學校的“教”,家庭的“育”也不可或缺,對經典的感悟,滲透在日常生活細節中,對經典的實踐,要以身作則,父母引導得好,事半功倍。
  要不要重視經典,這已經不是問題,如何重視經典,才是個大問題。科學、有效地吸收經典的養分,才能保持純正的“中國味”。這不僅僅是一個保持老祖宗的優良傳統的問題,更是一個建立中國人的文化自信的問題,而後者是在中國走向世界的過程中最為需要的。  (原標題:外媒:中國具備“文化自信”才能走向世界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c90yccqo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